2021-11
2022年各省市偿债压力知多少?
在2021年城投政策整体收紧、增量融资较难获取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2022年各省市偿债压力尤为关心,本文对此进行估算。支出端关注城投债还本付息、地方债付息(由于地方债借新还旧相对容易,我们仅考虑地方债的付息压力),收入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摘 要
在2021年城投政策整体收紧、增量融资较难获取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2022年各省市偿债压力尤为关心,本文对此进行估算。支出端关注城投债还本付息、地方债付息(由于地方债借新还旧相对容易,我们仅考虑地方债的付息压力),收入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综合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可以将各省分为五个梯队:第一梯队,河北、北京、辽宁、海南、广东和上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小,均在15%以下,并且利息保障倍数较高(7倍以上)。第二梯队,浙江、山东、河南、福建、宁夏、山西和内蒙古,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15%-30%,并且利息保障倍数在5倍以上。其中,宁夏、山西和内蒙古虽然财力偏弱,但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因此偿债压力较小。
第三梯队,湖北、安徽、广西、陕西和黑龙江,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20%-35%,利息保障倍数在4-5倍。第四梯队,江苏、江西、西藏、贵州、新疆、甘肃、云南和吉林,这些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均超过30%。西藏因为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很小,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达6.8倍,其余省份均在5倍以下。第五梯队,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和青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大,均超过40%。与此同时,利息保障倍数均处于4倍以下的偏低水平。
相比2021年,2022年多数省份呈现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偿债压力增大、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趋势。西藏、四川、江西、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增幅相对较大,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而在财力上升(29%)和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下降(-23%)的双重利好下,天津2022年偿债压力下降34个百分点,降幅为全国最大。
从利息保障倍数变动看,江西和四川的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29%,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大幅下滑39%、43%。陕西的利息保障倍数下降26%,主要由于利息支出整体增幅较大(44%),其中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长59%,地方债付息增长15%。
核心假设风险。融资成本估算与实际值存在差异。并给出未来方向。
在2021年城投政策整体收紧、增量融资较难获取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2022年各省市偿债压力尤为关心,本文对此进行估算。支出端关注城投债还本付息(包括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由于地方债借新还旧相对容易,我们仅考虑地方债的付息压力),收入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计算口径:
(1)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城投债到期额、回售额、赎回额、提前偿还额+城投债利息支出;
(2)(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数值越大,表示偿债压力越大;
(3)城投债偿债压力=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样数值越大,表示偿债压力越大。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各省市的利息保障倍数进行了估算,以反映各省市财力对债务利息支出的覆盖程度。
计算口径:
(1)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保障倍数越高,表示付息能力越强;
(2)对于地级市,利息保障倍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
(3)城投有息债务采用Wind口径的带息债务公式;
(4)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有息债务*融资成本,融资成本采用城投债当年付息额/上年末存量债进行估算;为避免有息债务重复计算,如果母子公司均为发债城投,仅计算母公司有息债务。
1
2022年各省偿债及付息压力五梯队
从各省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结构来看,青海、西藏、内蒙古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较高,分别为65%、53%、50%,且主体评级均在AA+及以下,其中西藏和内蒙古私募债还本付息额占比在50%以上。天津、山西、云南、甘肃、吉林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占存量债比例均超过40%,不过以AAA评级为主且多为省级和市级平台。贵州、重庆、辽宁、四川、湖南虽然城投债还本付息额整体占比尚可(32%-36%),但其中AA及以下主体评级占比偏高,在48%-53%,借新还旧可能相对困难。
综合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利息保障倍数来看,可以将各省分为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河北、北京、辽宁、海南、广东和上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小,均在15%以下,并且利息保障倍数较高(7倍以上)。其中,辽宁能在第一梯队主要是因为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481亿元),且财力尚可。随着2017年以来辽宁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目前存量城投债规模已收缩至较低水平,因而偿债压力较小。
第二梯队,浙江、山东、河南、福建、宁夏、山西和内蒙古,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15%-30%,并且利息保障倍数在5倍以上。宁夏、山西和内蒙古虽然财力偏弱,但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因此偿债压力较小。
第三梯队,湖北、安徽、广西、陕西和黑龙江,其特征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在20%-35%,利息保障倍数在4-5倍。其中,湖北和安徽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均在2000亿元以上,处于偏高水平,因而偿债压力接近35%。
第四梯队,江苏、江西、西藏、贵州、新疆、甘肃、云南和吉林,这些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均超过30%。西藏因为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地方债付息额很小,所以利息保障倍数达6.8倍,其余省份均在5倍以下。江苏虽然财力很强,但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很高,2022年超过1万亿,因而偿债压力较大(57%)。
第五梯队,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和青海,表现为(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较大,均超过40%。与此同时,利息保障倍数均处于4倍以下的偏低水平。天津、重庆、湖南、四川属于城投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排全国上游,但财力排全国中下游的省份,因此偿债压力偏大。青海是因为财力偏弱,所以即使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地方债付息额较小,偿债压力也偏大。
地级市层面,我们根据2022年城投债还本付息额超过50亿元、城投债偿债压力大于30%、利息保障倍数小于5倍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进行筛选,一共筛选出28个地级市偿债及付息压力较大,供投资者参考。
2
纵向看,江西、四川和陕西付息能力弱化
相比2021年,2022年多数省份呈现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偿债压力增大、利息保障倍数下降的趋势。其中,江西、四川、陕西、西藏、重庆的财力对债务利息支出的覆盖程度降幅较大。
2022年,多数省份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呈现正增长,但增幅较2021年有所收窄。其中,青海城投债还本付息额增长100%,增幅连续两年位于全国首位。西藏的增幅为71%,甘肃、吉林、浙江的增幅在50%-60%左右。新疆、广东城投债还本付息额与2021年基本持平。辽宁、宁夏城投债还本付息额降幅较大,分别为-31%和-50%,主要缘于存量城投债规模的收缩。
2022年绝大多数省份(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增大,其中西藏、四川、江西、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增幅相对较大。西藏2022年(城投债+地方债)偿债压力相较2021年上升19个百分点,受到财力下滑(-17%)及城投债还本付息规模显著增大(71%)的双重影响。四川和江西偿债压力上升16个百分点,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39%和-43%)。青海、甘肃和吉林的偿债压力上升12-14个百分点,主因城投债还本付息规模增长较快(100%、61%和58%)。
在财力上升(29%)和城投债还本付息规模收缩(-23%)的双重利好下,天津2022年偿债压力下降34个百分点,降幅为全国最大。
2022年绝大多数省份利息保障倍数下降,其中江西、四川、陕西、西藏、重庆、浙江、青海和广东的降幅相对较大。从利息保障倍数变动看,江西和四川的降幅最大,分别下降30%、29%,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是主因。陕西的利息保障倍数下降26%,是因为利息支出整体增幅较大(44%),其中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长59%,地方债付息增长15%。
西藏、重庆、浙江和青海的利息保障倍数降幅均超过15%,其中西藏和青海主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17%、-26%)以及地方债付息规模增加(15%、11%),重庆和浙江的城投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和地方债付息规模齐涨,导致利息支出规模整体扩大(14%、12%)。虽然广东2022年利息保障倍数下降15%,但仍高达16.2倍,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2022年仅天津、湖北和宁夏三个省份的利息保障倍数有所增加。其中,天津的利息保障倍数增幅达27%,位列全国第一,主要是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增长(68%),以及利息支出与2021年基本持平。湖北和宁夏的利息保障倍数小幅上升1%-3%,主要由于财力的增长幅度大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幅度。
风险提示:
融资成本估算与实际值存在差异:融资成本采用城投债当年付息额/上年末存量债进行估算,可能与实际融资成本存在差异。
法律声明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